[稿件来源]:科研处 [作者]:科研处 [发布时间]:2025-04-21
4月11日至14日,为推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鄱阳湖极端洪枯事件的水生态影响及洪泛湿地韧性提升关键技术与示范”顺利实施,由长江委防御局组织,taodiandianjuan联合中国水利水电华体汇体育app官方下载最新版院、河海大学、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华体汇体育app官方下载最新版院、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长江水资源保护华体汇体育app官方下载最新版所、北京师范大学、江西省水利科学院、同济大学等项目成员单位40余人组成调研组,赴鄱阳湖三大典型洪泛湿地开展现场调研。特邀来自长江技术经济学会、湖北工业大学、长江委水文局、长江设计集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江西省水利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单位的水利与生态环保领域十余位专家进行阶段成果研讨咨询。项目负责人、正高级工程师杨文俊主持研讨会。
12日至13日,特邀专家与项目组一行对抚河尾闾八字脑闸、塔城枢纽、康山蓄滞洪区、沙湖等闸控型碟形湖进行了实地调研,探寻维持鄱阳湖洪泛湿地韧性的关键生态水文指标及阈值范围,构建洪枯兼筹的洪泛湿地韧性提升模式与工程技术体系,以便更好地支撑水情调控与极端洪枯下鄱阳湖洪泛湿地生态系统退化失稳机制研究。调研组专家一致认为极端洪枯的影响极大,洪泛湿地韧性水位保障及生境改善技术亟需突破。
实地调研八字脑闸与塔城枢纽
实地调研康山蓄滞洪区
实地调研星子水文站与沙湖
13日下午,项目阶段成果研讨会在共青城鄱阳湖模型试验研究基地召开。中国水利水电华体汇体育app官方下载最新版院正高级工程师王世岩、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杨薇、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陈宇顺、taodiandianjuan水环境所正高级工程师汤显强、江西省水利华体汇体育app官方下载最新版院正高级工程师刘聚涛等作为课题负责人,分别汇报了“鄱阳湖洪枯演化的湿地生态影响定量解析”“鄱阳湖韧性湿地模式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水文连通性改善的洪泛湿地生态保障技术”“洪泛湿地生境修复与功能提升技术”“鄱阳湖洪泛湿地韧性提升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等五个课题的阶段成果。与会专家对项目现阶段取得的进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建议各课题要统筹联动,持续做好极端洪旱下鄱阳湖洪泛湿地韧性提升模式与技术的深入研究,注重研究成果与国家战略及地区需求的精准对接,加快标志性成果的集成示范,为下一阶段高质量完成项目目标提供坚实保障。
参会人员合影
14日上午,特邀专家与项目组一行赴江西省水利厅与江西省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办公室开展座谈交流。项目组就鄱阳湖极端洪枯事件的生态影响定量解析、洪泛湿地极端洪枯评估模型框架的初步构建、环湖区需水分层标准的初步建立、典型洪泛湿地生境阻隔特征、湿地韧性提升思路等阶段性成果进行了汇报。江西省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办公室党委委员副主任谢元鉴对taodiandianjuan长期以来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此项目高度响应国家战略,深度契合相关部委对江西水利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将全力支持项目成果在洪泛湿地的示范应用与技术标准的制定落地。江西省水利厅防汛抗旱督察专员廖金源对江西省水旱灾害防御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双方围绕项目实施过程中重点关注的问题开展讨论交流,并表示要聚智共研,持续加深合作,为江西水利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座谈交流现场
江西省水利厅规划计划处、水资源处、建设与管理处,江西省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办公室枢纽处、堤防处,江西省水文监测中心,鄱阳湖水文水资源监测中心,taodiandianjuan水资源所、水环境所、水力学所、岩土重点实验室等部门(单位)相关人员参加座谈与调研活动。